醫院文化版第4版
  • 第4版:醫院文化版     PDF版下載 上一版  
新聞排行榜
版權聲明
返回京東新城
日 報
周 報
雜 志
《大廠縣醫院院報》 本期發行日期:2016年12月1日

健康就是財富

藥劑科主任 賈穎

《大廠縣醫院院報》 本期發行日期:2016年12月1日 點擊:993次

  某日在微信同學群里被同學問到一種降壓藥的效果和價格。告訴他所服用的降壓藥應是安全有效的,并且由緩釋片替換為控釋片,降壓作用發揮持續穩定,一日一次服用一片,方便,依從性更好了。聽到這些肯定之辭,他很高興。繼而又聊到藥的價格。我說與一些每日數次服用的藥物相比較,此藥的價格的確偏高一點。說起藥價,又有其他人問所服用的降壓藥可否有更便宜的可替換。說他正在服用的降壓藥使他的血壓控制在130/80mmHg,并且沒有什么明顯副作用。我說:挺好挺好的結果呀。為什么要換呢?答:6天6片藥就十多塊錢呢。我說:西藥日均消費不足3元的就屬于低價藥品了。隨后,靜默無語。
  我是藥師,工作的內容都跟藥分不開,工作中也常會聽到抱怨藥價高的聲音。我時常會想:有些問題不在我們可控的范圍內,改變?不現實!是否可以考慮換個角度,在我們可控的范圍內做些什么?比如主動改善我們的健康指標,減少用藥的機會、品種和時間,不就相對地減少了藥費的支出嗎?財富的積累,不僅僅限于開源,節流也絕對算的。記得有句話:省下的就是賺取的!
  大家耳熟的: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生病等于不健康,不健康就需要醫治,醫治就需要耗費金錢,若積蓄都花光了,就不能算富裕了,不富裕就等于貧窮。由此可見,保持健康就是擁有財富!
  人食五谷雜糧,怎么可能不得病呢?是的,一生不患病不可能。但是,少患病、晚發病和延緩病情惡化應該是可能的。維護健康的十六字方針想必大家不陌生,即“戒煙限酒、合理膳食、適度運動、平衡心態”。道理往往很簡單,主動落實卻很難。提及“戒煙”,不少煙民會列舉一些煙癮不小的名人來反駁“吸煙有害健康”。事實上,屈指可數的特殊個例無法與世界多中心大樣本的統計結果相提并論。或許是不懂科學統計法,或許揣著明白不愿承認,都有可能。還有我們的膳食結構,隨著經濟發展不知不覺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糖、脂肪、蛋白質的攝入變得非常容易,所以被稱為“富貴病”的“三高”人群也龐大起來。相比我們能量的攝入,熱量的消耗顯得不足。久看電視、坐轎車等塑造了更多的“沙發土豆”型的我們,甚至小胖子也多起來。變革的社會,諸多的機會,保持心態平衡不容易。我們埋怨社會浮躁,似乎忘了我們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是諸多的己浮躁集中表現為彼浮躁。
  數年前,在《河北日報》上看過作家劉心武的一篇散文,《凈餓》。寫此文的起因是朋友聚會,開餐前,見有人撩起衣服,露出肚皮注射胰島素,然后無限制吃喝而生感想。借《紅樓夢》中養生療疾之例,說到有的病其實無需服藥,餓兩頓即可痊愈,因其病即緣于飲食過飽而積所致。另有一個演義版的造字解說,“癌”:口乃食入之門,一人一口而進食,適可;食不節制,則如一人生三口,所進食物如山,必得病。之所以說是“演義”,因為中國傳統醫學里沒有“癌”稱,故《說文解字》里沒有“癌”字,它是后來衍生的字。有一句很火的話:“有錢就是任性!”可是,在健康面前,有錢也不能任性!現在還有一句流行的話:“請善待珍惜自己,因為零件不好配,貴,有錢不一定有貨!”不該當這話只是微信朋友圈里的調侃,想想,是很有道理的。
  理財,這個詞應該不陌生吧?其實,健康也是應該自己參與管理的!重視預防疾病。用點心照顧好自己,可以少生病;病初起,適當生活方式干預或治療,避免小病成大病,此病繼生彼病,藥源性疾病等。因為,基礎病種多或病情惡化程度高,治療難度大,服藥品種多,療程長,財富流失必然多,生活質量難保障。所以,健康是我們最大的財富,關注并管理健康,讓我們盡可能持久擁有健康——財富!

健康就是財富 愛與奉獻 骨科護理工作的心得體會 童 樂 大廠書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