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府鎮東楊辛莊村過去是全縣出了名的落后村,集體經濟薄弱一直制約著村莊發展。近年來,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村黨支部團結帶領村民轉方式、興產業、優環境,使該村躋身全縣先進村。在4月11日召開的全縣農村黨支部“星級化”管理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動員大會上,東楊辛莊村黨支部被授予2018年度五星級農村黨支部。
走進東楊辛莊,一排排房屋整齊有序,一面面圍墻粉刷一新,一條條干凈整潔的水泥路通到家家戶戶門前。充滿童趣的手繪墻、各式各樣的休閑器材、錯落有致的街道綠化,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村莊的西北部是成片的果林和種植大棚。瓜果飄香季節,每天前來采摘、采風的游客絡繹不絕。村民們高興地介紹著自家的果樹,幫著游客拍照,告訴游客哪些水果已經成熟了,哪些桃子最甜,櫻桃和杏什么時候可以來摘……一派欣欣向榮的鄉村振興景象。
而就在幾年前,東楊辛莊村還是另一副模樣。村莊資源匱乏,雨季內澇不斷,集體經濟十分薄弱。村民楊雪松說,以前村里的人大多是當小工、給人家和泥砙瓦,也就是勉強糊口。
村黨支部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急,始終將幫助村民增收作為掛在心頭的頭等大事。在一次外出參觀學習中,村黨支部成員看到當地農民依靠果樹種植、水果采摘和批發帶來豐厚收益,深受啟發,東楊辛莊是不是也可以通過搞種植來帶動村莊發展、提高村民收入呢?村黨支部委員王鵬說,當時看到人家種植果樹的時候,就想東楊辛莊村地勢低洼,適合種植果樹,能不能也搞搞種植采摘,改變一下以往村民干活累還掙得少的情況。
就這樣,村“兩委”成員實地勘察、精心謀劃,決定結合美麗鄉村旅游環線建設和農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動,在環線及吳馬路兩側種植果樹,推動村莊發展。
方向明確了,路子找準了,如何規模化、產業化成為開路難題。如果由村民自發種植,肯定會出現規模偏小、特色缺乏、可持續性不強等問題。對此,村“兩委”班子決定打造果樹連片種植效應,在反復研究論證的基礎上,多次到北京、秦皇島等地考察。隨后,“兩委”成員挨家挨戶講政策、做工作,籌備土地、整合資源,無償為村民提供蘋果、杏、桃、葡萄、櫻桃等高產品種的樹苗。說干就干,不到十天的時間,便在旅游環線及吳馬路段兩側完成了500余畝果樹的栽種,與村西北的桃園、櫻桃園連接,分類種植、集中成片、整齊分布的效果初步顯現,形成了集觀光采摘、休閑旅游、農事體驗于一體的千畝果蔬休閑采摘特色產業基地。王鵬說,開始村民們都不認可果樹種植,覺得短期內看不到效益,不愿意種植,村“兩委”成員和黨員就帶頭種植,然后再挨家挨戶地做工作,給村民們講政策、算收益,分析發展前景,工作局面很快就打開了。
推動鄉村振興,關鍵在支部。為進一步發揮鄉村振興工作的領導核心作用,村黨支部采取了一系列創新措施,讓黨員有崗、有責、有為,在服務群眾和推動鄉村振興中充分發揮表率作用。村黨支部書記王永利說,村委會在一樓設立了黨員值班室,安排了值班表,每位黨員都輪流值班,確保24小時都有人在崗,以備不時之需,應對突發情況。村民楊廣明表示,身為黨員深感榮譽和責任,理應為村民提供種植知識、技術支持,義不容辭地幫助群眾做好種植。
為保證產銷一體化、群眾得實惠,東楊辛莊專門成立了金盛苑、美麗鄉村合作社,進行集體推銷,并大力發展觀光采摘業。2015年以來,高品質的櫻桃、油桃、葡萄、杏等鮮果,吸引了大量北京及周邊游客前來觀光采摘,給種植戶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東楊辛莊村成功走出了一條壯大集體經濟、促進村民增收的致富路。村民王平說,自己去年種葡萄收入了十多萬元,跟著村支部的決策走,日子確實過好了、過美了,腰包也鼓了,預計今年的收入還能比去年更多一些。
作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區現場會、省第二屆農民“豐收節”和縣旅發大會的重點觀摩村,眼下,東楊辛莊村黨支部正按照縣鎮黨委、政府關于鄉村振興的任務部署,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總抓手,深入開展垃圾清理、坑塘治理、村莊綠化、街道亮化、庭院美化等工作,整體規劃提升千畝果蔬休閑采摘特色基地,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讓村民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永利表示,“五星級黨支部”不僅是榮譽,更是鞭策,“星級化”管理也讓基層黨建工作更有奔頭、更有保障。下一步,東楊辛莊村黨支部要鉚足勁、保穩定、促發展,緊緊圍繞“美麗鄉村,全域旅游”的總體定位,把風景變成產業、把美麗轉化為富裕,讓村民得到更多實惠,全力加快鄉村振興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