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17:34:37
京東新城歡迎大家投稿來信,郵箱(dcxmt2018@163.com)

關注微信

掃碼關注
發布投稿
歡迎大家投稿來信
關于組織開展2019年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的通知
來源:京東新城(轉載需注明出處) 日期:2019/2/19  點擊:2738
責任編輯:劉冠英  

各鎮(北辰街道)黨委、政府(辦事處),各園區工委、管委,縣直各單位:
     傳統節日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增強文化自覺、塑造文化自信的重要節點。近年來,在全縣各有關單位共同努力下,傳統節日文化活動廣泛開展、持續推進,產生良好社會反響和教育效果,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響亮品牌。為深入落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滿足人民群眾過好傳統節日的新需求新期待,根據省、市委宣傳部和省、市文明辦印發的《關于組織開展2019年傳統節日文化活動的通知》要求,就組織開展好我縣2019年傳統節日文化活動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全市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根本,圍繞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為主線,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為重點,突出節儉、安全、祥和、大眾化工作理念,精心設計、深入開展傳統節日文化活動,充分展現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和時代特色,引導廣大群眾在積極參與中體驗節日習俗、展現中國精神、增進文化自信,煥發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為新時代加快建設經濟強縣、美麗大廠貢獻力量。
      二、工作原則
      ——突出培育家國情懷。以傳統節日為載體,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引導人們把愛國和愛家統一起來,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用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匯聚起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挖掘展現文化內涵。深入挖據傳統節日蘊含的辭舊迎新、祝福美好,慎終追遠、緬懷先烈,責任擔當、精忠報國,忠貞愛情、家庭和睦,闔家團圓、喜慶豐收,尊老敬老、厚德仁愛等豐富的文化內涵,發揮好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讓傳統節日成為愛國節、文化節、道德節、情感節、仁愛節、文明節。
       ——創新理念方法手段。緊扣時代主題,聚焦今年的坐標基點,順應群眾節日生活多樣化、個性化的新特點,在現有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礎上,注重網上與網下、縣城與鄉村、文化與科技相結合,拓展內容形式,創新活動方式,推動傳統節日文化與現代文化相融通、與現代社會生活相協調,不斷賦予傳統節日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呈現樣式。
      ——組織群眾廣泛參與。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堅持需求導向與實踐導向相結合,適應不同群體的審美情趣、接受能力和心理特點,搭建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平臺載體,推出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節日活動、節慶產品,推動傳統節日更好地走進人們生活、浸潤人們心田。
      ——兼顧不同地域特色。科學把握地域差異和節日文化習俗,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鼓勵各單位結合實際創新創造,既有規定動作也有自選動作,確保節日文化活動千姿百態、精彩紛呈、健康向上。充分尊重少數民族節日習俗,面向少數民族群眾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民族節慶活動,營造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濃厚氛圍。
     三、活動內容
     緊緊圍繞隆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遵循傳統節日自身特點和發展規律,在全縣城鄉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節日文化活動,讓每個節日氛圍濃郁熱烈,用優秀傳統文化激發人民群眾的家國情懷。
     1.春節、元宵節活動。以祝福祖國華誕、萬家團圓、九州同慶、國泰民安為核心內容,把濃濃的親情、友情、愛情、同志之情貫穿于各項活動之中,充分展現團聚的喜悅、團圓的幸福、團結的力量。倡導傳承吃年夜飯、貼春聯、拜大年、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等傳統習俗,組織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等活動。在縣城依托公園、景點、廣場、地標性建筑和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陣地,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展示、燈光秀、快閃等活動。在農村結合開展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挖掘和運用鄉土文化資源,組織鄉土文化能人開展廟會、燈會、秧歌會、“村晚”等特色文化活動。倡導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充分發揮紅色文藝輕騎兵作用,組織文化惠民服務、“愛心奉獻”志愿服務等活動,豐富貧困地區農村群眾節日文化生活,提振精神風貌。
    2.清明節活動。以追憶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建設、改革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人物為重點,在烈士陵園、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歷史遺跡等場所組織開展祭奠英烈、集體宣誓等活動,引導人們尊重英雄、歌頌英雄、懷念英雄,增強感恩奮進的精神力量。傳承祭奠先人、寄托哀思的傳統禮俗,倡導通過鮮花祭祀、植樹祭祀、音樂祭祀、網絡祭祀以及組織家庭追思會等文明綠色低碳的祭祀方式,表達對生命的敬畏、對已故親人的緬懷。豐富清明節日習俗,倡導親近自然、感受生機,組織開展與清明節相配套的踏青郊游、紅色旅游、體育比賽、清明詩會、清明品茶等體驗活動。
     3.端午節活動。以彰顯國家意識、民族精神為重點,引導人們紀念屈原、學習屈原,傳承屈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展現新時代干部群眾愛國報國、勇于改革、積極作為的良好精神風貌,讓愛國主義成為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傳承賽龍舟、劃旱船、食粽子等傳統習俗,推出包粽子、做香囊、掛艾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互動體驗活動。開展屈原經典誦讀、端午詩會、端午祭等活動,增強人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依托文化館、圖書館、鄉村學校少年宮等舉辦展覽展示、剪紙、畫粽子繪龍舟、端午知識講座等活動,弘揚端午文化。深入農村基層、縣城社區開展義診、防疫祛病科普宣傳、衛生清掃、“識百草”實踐體驗活動,引導人們尊重生命與自然,收獲健康、享受快樂。
     4.七夕節活動。聚焦忠貞愛情、家庭和睦,引導人們特別是廣大青年人以為黨和國家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家庭為榜樣,樹立正確的愛情觀、婚戀觀、家庭觀,充分展示七夕時代風采。呼應社會需求,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基層社區組織舞會、聯誼會、聯歡會、文藝演出等活動,線上互動與線下活動相結合,為單身青年搭建交友交流的平臺。倡導舉辦集體婚禮、相親大會,抵制高價彩禮。傳承傳統技藝,繼承弘揚乞巧節俗。深化家庭文明建設,組織開展評選模范夫妻、舉辦金婚銀婚等紀念儀式,營造恩愛融洽的家庭環境。
  5.中秋節活動。圍繞闔家團圓、喜慶豐收,奏響謳歌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社會和諧主旋律,把全縣人民喜迎新中國70華誕的氛圍推向高潮。突出“月”的元素,組織開展賞燈賞月、文藝表演、詩詞吟誦等節日文化活動,增強和拓展節日的浪漫格調與娛樂功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組織開展廣大農民慶豐收、成果展示曬豐收、全民參與享豐收、電商促銷助豐收等各具特色的活動,讓全社會感受豐收的喜悅。廣泛開展同升國旗、同唱國歌活動,引導人們接受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積極組織“我與共和國共奮進”主題作品展示活動,通過征集微電影、短視頻、歌曲、文章、詩詞、書法美術、攝影作品等,讓人們在參與中表達對黨的感恩之心、對偉大祖國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6.重陽節活動。大力宣傳老黨員、老干部、老專家、老戰士、老模范的光榮事跡和奉獻精神,組織學雷鋒志愿服務、學習宣傳關愛孝老愛親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和評選“好媳婦”“好兒女”等活動,教育引導青年人弘揚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順應老齡化社會發展趨勢,積極推動重陽傳統節日文化傳承與發展,通過舉辦空巢老人節、老年人集體生日、走訪慰問等系列活動,幫助老年人解決現實問題。通過組織游園賞菊、詩歌比賽、廣場舞比賽、登高游山會、老年書畫展等系列活動,展現老年人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精神風貌。
     四、工作要求
     1.加強組織領導。全縣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組織開展傳統節日文化活動,切實把這項工作納入宣傳思想工作“大盤子”,擺上重要位置,制定具體方案,細化活動項目,做到年度有計劃、每個節日有安排,持續保持熱度。要牽頭抓總、統籌推進,協調縣直工委、教育、民宗、社會事務、交通、農業農村、衛生健康、教育體育、工會、共青團、婦聯等文明委成員單位發揮職能優勢,體現工作特色,形成整體合力。要重點會同文化和旅游、電視臺、文聯等單位謀劃好、組織好、開展好系列節慶文化和文藝活動,進一步豐富群眾的節日生活,擴大傳統節日的社會影響。
     2.強化示范引領。著眼全面布局,注重示范勞動,堅持以點帶面、多點成線,整體推動傳統節日文化活動提升水平、形成聲勢。重點在傳統節日及相關傳說起源地等區域打造一批傳統節日活動示范點。通過拓展節日內涵,延展節日時限,統籌活動安排,強化節日感。借助社會力量、市場力量、專業力量和青年力量參與開展傳統節日文化活動,增強節日活動的包容性,擴大節日活動參與面。各項活動都要順應群眾愿望,貼近群眾需要,使節日文化活動接地氣、受歡迎,堅決反對和防止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3.確保節儉安全。組織節日文化活動要堅持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嚴禁舉辦豪華晚會、奢侈慶典,杜絕拼明星、比闊氣、講排場的節慶方式,嚴防各類“節日腐敗”,樹立廉潔節儉新風。倡導理性、文明、健康的節日消費和人情往來,引導人們尚儉戒奢、移風易俗。牢固樹立安全意識,把安全責任落實到節日活動設計、節慶活動組織以及節日產品的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積極協調公安、交通、執法、市場監管等部門,強化大型活動保障力度,強化限流、疏導、管控等安保措施,確保各項節日活動安全有序、歡樂祥和。
     4.營造良好氛圍。全縣各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統籌好內宣外宣、網上網下,加大節日文化活動宣傳力度,特別是用好用活新媒體,推出更多接地氣、有生氣的節日報道。要開設專題專欄,利用重點欄目、重要時段,運用新媒傳播渠道,充分報道全縣開展節日活動的成效,報道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反響和良好風貌,努力營造良好節日輿論氛圍。
    請全縣各有關單位分別于每個傳統節日的節后一天內,向縣文明辦報送活動開展情況(包括文字、圖片、視頻材料等)。
    聯系人:縣文明辦王紅波,電話:8822623,郵箱:dcwmb2017@sina. com。

   

              中 共 大 廠 回 族 自 治 縣 委 宣 傳 部
              大廠回族自治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2019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