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積極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堅持民族團結、生態優先總原則,持續提升城市品位,夯實環京生態屏障,讓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園風姿日新。
春風十里,不負花期。潮白河櫻花公園內,千畝櫻花競相綻放,燦若云霞、搖曳多姿。連日來,這里的櫻花在中國新聞、新華社、河北新聞等中省媒體連番上鏡亮相,成為市民“打卡”尋春的浪漫花園。
櫻花公園東邊的萬畝銀杏林,也已經綠意盎然、芳容初綻。14萬株銀杏每天可釋放出約47萬公斤氧氣,市民漫步其間,在偌大的“天然氧吧”里呼吸新鮮空氣、享受無限愜意。
不僅生態工程蔚為壯觀、美不勝收,遍布城鄉的游園廣場也是草木疊翠,百花爭艷。智慧廣場的碧桃、連翹姹紫嫣紅,熱代萬果園的龍船、朱瑾風情萬種,旅游環線的櫻花海棠與小橋流水相映成趣,形成“一園一品”的建設格局。
我縣各條主次干道的樹種和鮮花也是“一路一品”、生機盎然。不僅樹種選擇法桐、國槐等名貴北方樹種,冠型上,法桐修剪主干頂端,以“開心型”為主,國槐樹冠修剪為傘形,再以海棠、連翹點綴其間,錯落有致、色彩斑斕,形成人在畫中走、車在景中行的靚麗城市空間。
以生態“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截至2019年底,我縣林木覆蓋率達到30.97%,人均公園面積11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1%,擁有大小公園、街角游園等公園綠地40余處,逐步建成了三季賞花、四季常青的生態大廠,草青花濃與碧水藍天交相輝映,令人賞心悅目,儼然一座沒有盡境的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