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陳朔)今天,我們繼續來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應知應會100問(第九期)。
81.重點場所、機構的工作人員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要求?
推進無禁忌癥、符合接種條件的工作人員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對于符合條件的18歲以上目標人群進行1劑次同源加強免疫或序貫加強免疫接種,不可同時接受同源加強免疫和序貫加強免疫接種。
82.重點人群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要求?
鼓勵3歲以上適齡、無接種禁忌癥、符合接種條件的重點人群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83.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重點人群外出注意事項?
外出時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不去人員密集、通風不良的場所,盡量減少參加聚會、聚餐等聚集性活動;患有呼吸道疾病期間,盡量減少外出。
84.出現本土疫情后,重點場所、機構的工作人員應采取哪些措施?
嚴格做好固定工作人員和臨時聘用人員健康監測,執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如有出現可疑癥狀,須及時就醫,不得帶病上崗。嚴格對進入場所的工作人員和顧客的體溫、健康碼和核酸檢測結果進行查驗,無異常者方可進入。
85.出現本土疫情后,重點場所應如何控制人流密度?
嚴格控制進入場所人員數量,可按照正常客流量50%的標準控制人流密度。辦公場所應安排工作人員隔位、分散就坐,有條件的應采取居家辦公、分散辦公等措施。
86.出現本土疫情后,人員密集、空間密閉場所應采取哪些措施?
人員密集、空間密閉場所,如棋牌室、劇本殺、無外窗或自然通風條件的辦公室和客房,處于地下室的商場、超市、食堂、健身房,封閉游船、洗浴場所、宗教活動場所和商品展銷場所等應暫停營業或使用。
87.出現本土疫情后,重點人群應采取哪些防控措施?
(1)做好自我健康監測,如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等癥狀須及時就醫,不帶病上班、上課。
(2)做好個人防護,加強手衛生,規范佩戴口罩,避免參加聚會、聚餐、婚喪嫁娶等聚集性活動。
(3)抵抗力較差、患有基礎性疾病的人群減少外出,不去人員密集尤其是通風不良的場所。
88.出現本土疫情后,學校可采取哪些疫情防控措施?
高等學校應采取封閉管理,加強各類聚集性活動的審批管理,非必要不組織大型聚集性活動,限制堂食,加強教室和宿舍的通風,合理設置快遞收發點。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可停止線下授課。
89.疫情防控形勢下,如何健全疫情指揮體系?
地方各級黨委政府要落實屬地責任,健全疫情防控指揮體系,加強聯防聯控機制建設,明確部門職責和分工。指揮體系要保持24小時持續運轉,發現疫情后立即轉入應急狀態,由當地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統一指揮、提級指揮、靠前指揮,各工作組配合協作、信息共享,快速有序處置疫情。
90.用于病毒分離和核酸檢測的標本如何保存?
用于病毒分離和核酸檢測的標本應當盡快進行檢測,可在24小時內檢測的標本置于4℃(2~8℃)保存;24小時內無法檢測的標本應置于-70℃或以下保存(如無-70℃保存條件,則于-20℃冰箱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