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涿州的受災群眾安置點里,藥品越來越齊全,專業醫生也越來越多。昨天,涿州市中醫醫院的巡診醫療車就開進了涿州三中安置點,腎內科主治醫師魏辛翠帶著心電圖機和保障藥品,為高齡和有基礎病的居民現場診斷開方。
“昨晚幾點燒的呀?”
“不知道。”
“摸著現在是不燒了。您現在吃著哪幾種藥呢?”
“曲克蘆丁。”
“好。我再給您聽一聽、看看啊,您總躺著,怕有肺炎。”
魏辛翠會把有臥床病人的房間走一遍,逐個詢問。每趟巡診下來,都要四五個小時。
看見有醫生來了,受災群眾就會圍過來問診。
向一村77歲的華心領說,自己胃反酸水、三四天都解不出大便,想讓魏辛翠給開點藥。了解她的病情后,魏辛翠給她開了莫沙必利,并告訴她飯前吃兩粒。拿了藥,華心領放心地回房間去了。
在安置點里,能讓大醫院來的醫生看病,鄉親們心里踏實多了。
魏辛翠說,這個安置點老人多,尤其是臥床和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是重點關注對象,他們對病人做了登記,會在未來的幾天里有針對性地跟蹤隨診。
在涿州的安置點,很多像魏辛翠一樣的黨員醫務工作者都沖在一線,帶頭去最艱苦的地方、挑最重的擔子。
“洪災發生后,我院黨支部第一時間組建了12支48人的醫療分隊,對第三中學安置點及周邊群眾進行了義務診療服務,免費發放醫療物資。同時開通了綠色通道,對因災受傷的群眾以及救援隊員進行治療。”涿州市中醫醫院黨支部書記方芳說。
來源:冀云